单元
知识点名称(细目/节)
一、胃、十二指肠疾病
1.慢性胃炎*2.消化性溃疡*3.胃癌*
二、肝脏疾病
1.肝硬化*
三、胰腺疾病
1.急性胰腺炎*
四、肠道疾病
1.克罗恩病*2.溃疡性结肠炎*
五、消化道出血
1.上消化道出血*
单元
知识点名称(细目/节)
一、胃、十二指肠疾病
1.慢性胃炎*2.消化性溃疡*3.胃癌*
幽门螺杆菌(Hp) 幽门螺杆菌(Hp)
与幽门杆菌感染的关系密切的疾病是 A.克罗恩病 B.十二指肠溃疡 C.胃食管反流病 D.功能性消化不良 E.溃疡性结肠炎
『正确答案』B
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性不确定的疾病是 A.慢性胃炎 B.消化性溃疡 C.反流性食管炎 D.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E.胃癌
『正确答案』C
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最密切的疾病是 A.慢性胃炎 B.急性胃炎 C.胃癌 D.胃食管返流病 E.功能性消化不良
『正确答案』A
幽门螺杆菌检测考点汇集
侵入性
(1)胃黏膜组织染色
Hp现正感染
阳性率高,结果准确
(2)快速尿素酶试验
初步判定胃黏膜中有Hp
简单
(3)Hp培养
Hp现正感染
技术要求高,主要用于科研
非侵入性
(4)13C或14C尿素呼吸试验
阳性率高,结果准确
(5)粪便Hp抗原检测
(6)血清抗Hp抗体测定
受试者感染了Hp,不表示目前仍有Hp存在
间接检查Hp
不能作为判断幽门螺杆菌根除的检验方法是 A.活组织幽门螺杆菌培养 B.组织学检查找幽门螺杆菌 C.13C尿素酶呼气试验 D.快速尿素酶试验 E.血清抗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
『正确答案』E
A.幽门螺杆菌培养 B.胃组织学检查 C.13C尿素酶呼气试验 D.快速尿素酶试验 E.血清学检测 1、侵入性检查幽门螺杆菌的首选是 2、幽门螺杆菌根治后复查的首选方法
『正确答案』DC
慢性胃炎
A.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B.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C.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D.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中度异型增生 E.慢性胃溃疡 1.哪项疾病不属于胃癌前疾病 2.哪项胃镜下病变需要近期复查胃镜
『正确答案』B、A
胃镜及活检: 最可靠的诊断检查
非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
胃镜
黏膜红班(点/片/条索状散在糜烂、出血
黏膜苍白或灰白色,或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皱襞变细而平坦黏膜层变薄,血管透见
题眼:黏膜变薄,血管透见
治疗 1.非药物治疗:非活动性、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 2.短期或长期间歇药物治疗: 抗Hp(四联)
Hp根除——四联疗法
PPI、胶体铋(均选)
抗菌药(选2)
1.PPI(如奥美拉唑)2.枸橼酸铋钾
1.阿莫西林2.甲硝唑3.克拉霉素4.喹诺酮类等
补充营养因子:维生素B12 3.胃镜下行黏膜下剥离术:重度不典型增生 在根除HP的前提下
消化性溃疡 决定和直接原因:胃酸 幽门螺杆菌为重要病因 临床特点——“三性” 1.慢性:病史可达数年至数十年。 2.周期性:发作与自发缓解相交替,发作常有季节性,多在秋冬或冬春之交发病,可因精神情绪不良或过劳而诱发。 3.节律性:
进食→疼痛→缓解
疼痛→进食→缓解
检查考点汇集
检查
适应
胃镜检查及胃黏膜活组织检查
确诊首选
溃疡边缘光整,皱襞向溃疡集中
X线钡餐检查
胃镜检查有禁忌或不接受胃镜检查者
直接征象:龛影,有确诊价值
幽门螺杆菌检测
胃液分析和血清胃泌素测定
仅在疑有胃泌素瘤时做鉴别诊断之用
胃镜检查和黏膜活检是确诊消化性溃疡首选的检查方法 DU不作常规活检;GU应作常规活检 X线钡餐:发现龛影亦有确诊价值 ·良性溃疡内镜特点: ·圆形或椭圆形 ·边缘光整 ·皱襞向溃疡集中 恶性溃疡的内镜特点: ·溃疡不规则,较大 ·底凸凹不平 ·边缘呈结节状隆起 ·周围皱襞中断 ·胃壁僵硬、蠕动减弱
女性,35岁,平素体健,近3个月间断出现上腹痛,以餐前为重,进食后明显缓解,近期间断出现黑便,为明确黑便的病因最重要的检查手段是 A.上消化道钡餐检查 B.肠镜 C.胃镜 D.腹部超声 E.腹部CT
『正确答案』C
女性,55岁,平素体健,间断出现上腹痛2~3个月,进食后更明显,查体发现上腹部有轻压痛,胃镜检查显示胃溃疡,直径约2cm,周围黏膜充血水肿,对其后续处理描述不正确的是 A.进一步检测HP B.首选PPI治疗 C.胃镜下活检排除胃癌 D.标准治疗后要复查上消化道钡餐 E.标准治疗后要复查胃镜
『正确答案』D
男性,43岁,间断出现反酸、呕吐2~3个月,以晚饭后明显。既往有反复发作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5年余,间断服用PPI治疗。查体发现上腹部有振水音。此病人不需要进行的检查是 A.胃镜检查 B.血常规 C.立位腹平片 D.食管pH监测 E.血生化
『正确答案』D
并发症 1.出血 2.穿孔 3.幽门梗阻 4.癌变 出血考点提示: 出血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 上消化道大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亦是消化性溃疡。
治疗 制酸能提高抗菌效果 制酸就能止痛 制酸就能止血 抗溃疡治疗(原则) ※降低胃内酸度 ※增加胃黏膜抵抗力 ※根除幽门螺杆菌
根除Hp:彻底治愈的关键。 根除Hp不但可促进溃疡愈合,而且可预防溃疡复发,从而彻底治愈溃疡。 凡有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无论初发或复发、活动或静止、有无并发症,均应予以根除Hp治疗。 重要!
Hp根除——四联疗法
PPI、胶体铋(均选)
抗菌药(选2)
1.PPI(如奥美拉唑)2.枸橼酸铋钾
1.阿莫西林2.甲硝唑3.克拉霉素4.喹诺酮类等
胃癌 病因与发病机制
确定早期胃癌最重要的指标是 A.肿瘤生长部位 B.肿瘤直径 C.肿瘤浸润范围 D.肿瘤浸润深度 E.是否淋巴转移
『正确答案』D
进展期胃癌 包括: 中期胃癌 癌组织超出黏膜下层,侵入胃壁肌层。 晚期胃癌 癌变达到浆膜下或超出浆膜向外浸润临近脏器或有转移。 转移途径 直接蔓延 淋巴转移:主要转移途径 血行转移 腹膜种植 Krukenberg瘤:胃癌形成卵巢癌 治疗 手术治疗:主导地位,根治性手术是能达到够治愈目的重要方法 内镜治疗:EMR和ESD治疗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化学治疗
肝硬化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
机制——共同机制:肝纤维化
慢性病毒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为最常见的病因,其次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慢性酒精中毒
长期大量饮酒---酒精性肝病---肝硬化
胆汁淤积
持续肝内、外胆管阻塞---胆汁性肝硬化
循环障碍
心衰(尤其右心衰)、缩窄性心包炎、肝或下腔静脉阻塞---肝细胞淤血、缺氧、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肝硬化
药物或化学毒物
工业毒物或药物---中毒性肝炎---肝硬化
遗传和代谢性疾病
血色病、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a1-抗胰蛋白酶缺失代谢产物沉积---肝细胞坏死,结蹄组织增生
寄生虫:血吸虫病
血吸虫卵---堆于门静脉分支---纤维组织增生---门静脉高压---肝硬化
免疫疾病
自身免疫性肝炎
营养障碍
营养不良---降低肝细胞对有毒和传染因素的抵抗力
男,50岁,湖北渔民。腹胀、乏力、纳差3年,尿少、全身浮肿1个月。无饮酒史及病毒性肝炎史。查体:T36.2℃,慢性病容,消瘦,巩膜无黄染,有蜘蛛痣,腹膨隆,脾肋下平脐,腹水征(+),下肢凹陷性水肿。最可能的诊断是 A.血吸虫病 B.丙肝肝硬化 C.结肠癌 D.结核性腹膜炎 E.乙肝肝硬化
『正确答案』A
病理的3个改变 ①广泛的肝细胞坏死。 ②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 ③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硬化标志性病理特征。
50岁,乙型肝炎病史30年。腹胀、乏力、双下肢水肿伴尿少1个月。B超示肝脏回声增粗,不均匀,中等量腹水。该患者肝脏病理最可能的表现是 A.肝细胞脂肪变性 B.假小叶形成 C.瘀血性改变 D.淋巴细胞侵润 E.小胆管普遍淤胆
『正确答案』B
肝硬化的临床表现 ·门静脉高压 ·肝功能减退
正常肝功能
肝功能减退的表现
解毒
易感染
分泌胆汁
厌油
参与胆红素代谢
黄疸
合成白蛋白
腹水
合成凝血因子
出血倾向
灭活雌激素
肝掌、蜘蛛痣
灭活抗利尿激素
腹水
门静脉循环
①脾大(较早出现)首先出现脾充血性肿大,一旦外周血细胞减少,脾亢(脾大伴血细胞减少) ②侧支循环建立 ③腹水(突出表现)
侧支循环建立 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2)腹壁静脉曲张 3)痔静脉扩张 4)腹膜后吻合支曲张 5)脾肾分流 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肝硬化特征性表现
胃底-食道下段: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直肠下端-肛管:痔静脉曲张 腹壁静脉曲张
为什么会有腹水?(机制,重要!) 门静脉压力增高:腹腔内血管床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 低蛋白血症:白蛋白<30g/L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致血浆外渗; 肝淋巴液生成过多:自肝包膜和肝门淋巴管渗至腹腔; 继发性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增多,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血小板降低是较早出现的门静脉高压的信号。 2.没有感染的肝硬化腹水---漏出液。 3.合并自发性腹膜炎---呈典型渗出液或介于渗、漏出液之间。 4.胃镜:有助于鉴别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具体原因。 5.影像学: ①少量腹水、脾大、肝脏形态变化:超声、CT及MRI证实。 ②门静脉属支形态改变。
肝硬化失代偿期,属于肝功能减退表现的是 A.脾肿大 B.肝掌、蜘蛛痣 C.腹壁静脉曲张 D.腹水 E.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正确答案』B
男,45岁。疲乏,贫血4个月入院。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10年。查体:睑结膜略苍白,腹软,可见腹壁静脉曲张,肝肋下未触及,脾脏肿大,移动性浊音阳性。血PLt50×/L。血小板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 A.营养不良 B.溶血 C.骨髓抑制 D.脾功能亢进 E.出血
『正确答案』D
并发症——7!
并发症
相关考点
1.上消化道出血
1)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2)出血病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门脉高压性胃病、急性胃黏膜病变。3)表现:突然大量呕血和(或)排黑便,易导致失血性休克,诱发肝性脑病,死亡率很高
肝性脑病
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感染
1.自发性腹膜炎(最常见)◆非腹内脏器感染引发,多为G-杆菌感染◆表现:腹痛、腹胀、腹水迅速增长或持续不退,可有腹膜炎体征2.胆道感染:结石3.肺部、肠道及尿路感染
原发性肝癌
肝脏迅速增大、持续性肝区疼痛、血性腹水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1)低钠血症:与长期摄入不足(原发性)、长期利尿、大量放腹水、抗利尿激素增多(稀释性)等有关2)低钾低氯性碱中毒
肝肾综合征
1)表现:少尿或无尿和氮质血症2)机制:有效循环血量不足(门静脉高压,内脏高动力)多种扩血管物质:---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持续降低◆肾脏无实质性病变——功能性肾衰竭
肝肺综合征
1)三联征:基础肝脏疾病,肺内血管扩张,动脉血氧饱和度障碍2)机制:肺内血管异常扩张,气体交换障碍,低氧血症3)临床主要表现:呼吸困难和发绀
门静脉血栓形成或海绵样变 胆石症肝硬化患者胆结石发生率增高
女,38岁,肝硬化腹水患者。一周来畏寒发热,体温38℃左右,全腹痛,腹部明显膨隆,尿量ml/日。下列体征应特别注意 A.蜘蛛痣及肝掌 B.腹壁静脉曲张 C.脾肿大 D.全腹压痛及反跳痛 E.腹部移动性浊音
『正确答案』D
考点汇集 ◆主要病因:病毒、酒精 ◆病理改变:坏死,纤维化,假小叶 ◆临床表现: √肝功能损害 √门静脉压力增高(脾、侧、水) ◆并发症: √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 √肝性脑病(最严重、死因)、 √肝肾综合征、水电解质紊乱、 √感染、原发性肝癌 √肝肺综合征、门静脉系统血栓、胆石症
女性,82岁,因腹胀4d入院,外院CT平扫提示:肝硬化、脾大门脉高压、腹腔积液。对该病人下列哪项检查不需积极进行 A.三大常规及肝肾功能 B.腹部增强CT C.肿瘤标志物 D.胃镜 E.腹部彩超
『正确答案』D
男,50岁。呕血、黑便1天。乙肝病史20年。查体:P次/分,BP85/55mmHg。可见蜘蛛痣、肝掌,结膜苍白,巩膜黄染。腹膨隆,腹壁静脉曲张,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1cm,质软,移动性浊音(+)。该患者呕血、黑便最可能的原因是 A.应激性溃疡 B.溃疡型胃癌 C.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D.急性胃炎 E.慢性胃溃疡癌变
『正确答案』C
治疗 (一)保护或改善肝功能 1.去除或减轻病因 (1)抗HBV治疗:HBV肝硬化失代偿,不论ALT水平如何,当HBVDNA阳性时,均应给予抗HBV治疗。 (2)抗HCV治疗。 (3)针对其他病因进行治疗。 2.慎用损伤肝脏的药物。 3.维护肠内营养。 4.保护肝细胞。
腹水的治疗——重点! (1)限制钠、水的摄入 (2)利尿剂:潴钾利尿剂(螺内酯)+排钠利尿剂(呋塞米),比例mg:40mg (3)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定期少量、多次静脉输注血浆或白蛋白 (4)顽固性腹水 ①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 适用:难治性腹水和大出血 ②放腹水加输白蛋白:用于不具备TIPS技术,一般放腹水0ml,输白蛋白8g ③腹水浓缩回输: 禁忌证:感染性腹水
并发症的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癌 自发性腹膜炎:重要! ◆早诊、早治及抗生素足量、足疗程(2早2足) ◆药物选择:主要针对G-杆菌并兼顾革兰氏阳性球菌 ◆药物:头孢哌酮或喹诺酮 ◆用药时间>2周 肝肾综合征:无有效治疗,重在预防 门静脉血栓形成 抗凝治疗 溶栓治疗 TIPS:适用于血栓形成时间较长、出现机化的患者
男性,64岁,发现肝硬化10个月,腹胀2个月,既往有40年饮酒史。查体:腹部膨隆,腹壁紧张,全腹压痛伴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血生化:肌酐μmol/L,GFR13.37m/min。针对该病人的治疗不宜选择 A.补白蛋白并利尿 B.头孢抗感染性 C.喹诺酮抗感染 D.限盐 E.TIPS
『正确答案』E
加VX希望对您学习有帮助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angxiaohuaxing.com/xkybx/9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