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抗消化性溃疡药 > 消化性溃疡定义 > 正文 > 正文

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预防和应对措施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9/14 12:36:06

天气逐渐转热,病毒也开始肆意流行,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传染病进入高发期,在此,家长及幼儿园应做好预防各项防范措施,接下来让我们对这两种幼儿传染病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以便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

疱疹性咽峡炎

一、关于疱疹性咽峡炎

二、什么是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好发于秋季,它是常见的一种具有流行性的病毒性咽炎。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表现:

1.潜伏期2-7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在大量复制。

2.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3.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4.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提示:患病期间,家长要随时监测孩子体温,可使用物理降温或服用退烧药,防止高热惊厥。

三、疱疹性咽峡炎是手足口病吗

1.别误当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必须是嘴里、手上和脚上都起疱疹,而疱疹性咽峡炎只有嘴里起疱疹。

2.别误当感冒:

疱疹性咽峡炎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家长对此了解也不太多,因此容易被当作普通感冒而延误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咽峡部长满疱疹,先是充血性红点,继之小泡,再接着破溃,形成溃疡。伴有反复发热、咽痛、孩子拒食、流口水。患此病的婴儿因为不会说话,所以会日夜哭闹,不能睡眠。

3.会传染吗?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

4.注意隔离:

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一般来说,共隔离2周时间,和手足口病的法定隔离时间是一样的,尤其是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同时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

四、如何治疗、护理和预防

怎么治疗

由于咽峡部小泡破溃后形成溃疡,造成进食水困难,保证液体入量难度增加。补充液体的办法有:给孩子喝偏凉的凉奶或水,少量多次,预防脱水,帮助身体康复。

若孩子频繁的高烧、进食少、小便减少、烦躁、抽搐等等说明容易出现并发症(疱疹性咽峡炎绝大部分并发症很少。但单纯的高热也可以引起抽搐),医院输液。

怎么护理

1.降温处理:退热处理是为了增加宝宝的舒适度。可以温水擦浴。禁止酒精擦浴,不推荐冰水擦浴。38.5度或者39度以上建议使用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

温馨提示:疱疹性咽峡炎是病毒所致,服用抗生素无效,所以不要用抗生素!

2.口腔的护理:可以用温凉开水或淡盐水漱口。溃疡处涂抹鱼肝油等有助于缓解疼痛。

3.饮食护理:患病期间,孩子的消化功能减弱,饮食应以流质、易消化为主。

2岁以下的宝宝以牛奶为准,注意牛奶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冰,防止刺激宝宝口腔,增加孩子的痛苦。

2岁以上的宝宝以稀饭、米汤、面条为主,餐具要及时消毒,可以漱口的孩子,可以每天用淡盐水漱口。

温馨提醒:

应密切观测患儿的精神状态、有无肢体抖动、易惊、皮肤温度以及呼吸、心率、血压等,一旦出现危重信号,需及时就诊或复诊。

如何预防

1.帮助孩子勤洗手、吃熟食、喝干净水,注意加强日常锻炼,居室勤通风、被褥常晾晒、玩具多消毒,公共场合尽量少去。

2.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家长要做好预防工作,如果发现孩子发烧不退的同时口腔里起水疱,医院进行治疗。同时,督促孩子加强锻炼,保持充足休息,以增强自身抵抗力。

手足口病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二、手足口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1、手足口病一般有三到五天的潜伏期,它的主要特征是在手、足、口、臀部出现皮疹。

2、患儿可能会出现高热或低热伴出疹,主要在口腔两侧出现黏膜疱疹。

3、后期出现溃疡,孩子感觉口腔疼痛,也不愿意吃饭。

4、另外在他的手、足、口还有臀部出现小的皮疹有些是疱疹,部分含有疱疹液。

三、手足口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当孩子体温低于38.5℃时,家长可以使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并要注意给孩子补水。当体温超过38.5℃时,则应该给孩子服用退烧药了。

3、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4、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5、患病期间,孩子的消化功能减弱,饮食上应准备易消化的营养食物。出疹期间,尤其在口腔内水疱破溃成小溃疡期间,可以让孩子多吃一些流质食物。病愈后可及时补充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幼儿一旦患病需居家隔离至症状完全消除,开取痊愈和复课证明后方可入园。

生病了要不要去幼儿园?

这些情况可以去幼儿园

1、季节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等……

2、像普通感冒,流清鼻涕,不咳嗽,不发烧,精神状态良好,食欲很好,可以带药入园的。

3、上幼儿园有助于转移注意力,与小朋友一起蹦跳、游戏,孩子的不舒服的感觉也能减轻。

这些情况不宜去幼儿园

1、腹泻

如果宝宝大便呈水状,腹泻很频繁,一定不能去幼儿园。

而宝宝很虚弱,需要卧床多休息,并及时补液和进食。

2、发烧

很多传染性疾病,刚开始显露症状时候,都会以发烧开头。

一旦宝宝发烧,暂时不要去幼儿园,及时就诊让医生来判断。

3、喉咙痛

孩子喉咙痛可能是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等疾病造成的。

在没有经过医生确诊和同意时,孩子最好不要去幼儿园。

4、结膜炎

如果宝宝眼睛发红并有分泌物,很可能感染了细菌性结膜炎。

需要待在家中,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很快可以治愈。

5、咳嗽

宝宝如果只是干咳或者只有晚上咳嗽的情况,没必要在家里。

如果宝宝咳嗽发烧、咳出黄色或者绿色粘液,就需要去看医生。

6、水痘

患了水痘的孩子一经确诊,立即在家隔离直至全部结痂。

在隔离期间,避免健康的孩子与患水痘的孩子接触。

END

扫码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angxiaohuaxing.com/xkydy/86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抗消化性溃疡药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