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病去世捐角膜,留言“感恩、感谢”27岁怀化小伙在暖阳中下葬安息这声“感谢”应该我们说杨荣琦生前照片。受访者供图11月21日,怀化新晃侗族自治县,虽是冬天,暖阳照耀。27岁的杨荣琦,沐浴着这样的阳光,在亲人的眷念和众人的缅怀中,下葬安息。“他定是喜欢这样的天气的。”杨爸爸说。这个身患恶性肿瘤横纹肌肉瘤离世的小伙,临终时已经无法开口言语,却在病榻上用手机打出数十条信息给父亲,交代他一定要完成自己的心愿——捐献眼角膜。“感恩、感谢”,11月13日晚7点,在朋友圈留下短短的四个字和一张“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卡”配图,杨荣琦跟这个世界做了最后的告别。11月14日,他安详离世并捐献眼角膜,为两名眼疾患者送去了光明。万网友通过本报报道了解到他的事迹后,纷纷留言:这声“感谢”,应该由我们来说。■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李琪通讯员杨丽红潘爱华阳光男孩读研时患病化疗12次却从不说难受在杨荣琦父亲的眼中,孩子非常乖巧,在外求学从没让家人操心,经常打电话回家问候,乐于分享自己学校的学习生活。“他的理想,是当一名桥梁工程师,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11月21日,面对记者再次来访,杨爸爸表示,儿子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曾在大学获得奖学金。年考上研究生后,前往武汉理工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就读。年12月,杨爸爸接到杨荣琦的电话。原本以为是一次普通问候,儿子告诉他,因为口腔出现溃疡,吃了十几天消炎药都没好。医院检查,被确诊为横纹肌肉瘤。电话两端,都陷入沉默。“我当时觉得天都塌下来了。”寄予厚望的孩子突然患上重病,杨爸爸又惊又慌,立即赶到武汉,陪伴孩子进行下一步的检查,确定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见到他时,我才发现,这不是普通的口腔溃疡,下巴长了一条一条发红的肉。”不久后,病理检查结果出来了,确定为恶性横纹肌肉瘤。“我很难过,孩子反而安慰我,说他不会放弃。”年1月,杨爸爸带着杨荣琦赶到上海,接受化疗。“尽管生了病,还想着别人,怕我们难过,他自己更苦啊。”杨爸爸回忆,在上海杨荣琦先后做了12次化疗,每次做完化疗脸色苍白,眼睛发红,却从不说难受。年年初,化疗结束后,杨荣琦的身体状态恢复了一些,他牵挂学业,回到学校继续上课。病情复发坦然面对生死提出要捐献角膜留下光明孩子回到学校,杨爸爸虽然牵挂,但心中安定了许多,盼着儿子快快闯过眼前难关。年6月,医院复查,被告知病情复发。为了配合治疗,他不得不休学再次赶往上海,接受了6次化疗。年末,杨荣琦病情稍微稳定,和父母一起回了新晃老家。年3月,病再次复发,辗转到了北京治疗。然而这一次,病情始终难以控制。9月,医生告知他,病恐怕难以治愈了。“花多少钱我都不怕,只要能治好他。但是没办法啊,治不好了。”谈起近3年的治疗之路,回忆起儿子遭受的病痛折磨,杨爸爸哽咽失声。27岁,花一般的年龄,杨荣琦就要离开了,杨爸爸和妻子悲痛难忍,无法接受。此时,杨荣琦提出一个让两人更心碎的决定:去世后要捐献眼角膜。“孩子先后动了两次大手术,一身的伤,怎么舍得在他身上动刀呢?”夫妻俩表示反对。杨爸爸声音颤抖着说,儿子第一次做手术时,左边大腿到小腿,被切开插管;第二次手术,又在右大腿处切开口子,自己实在于心不忍。杨荣琦用手机敲出几个字:“我想捐,做人要有大爱。”看着儿子的执着,杨爸爸没有再反对。杨荣琦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平台上完成捐献登记,收到了寄来的实体卡。11月11日,杨荣琦已经很难说话,他再次通过手机嘱托爸爸在自己去世后完成捐献,详细讲解着捐献流程。杨爸爸的手机里,儿子发的最后几十条信息,都是关于捐献的。“对不起,爸爸妈妈,我不能给你们养老了。”11月13日晚,杨荣琦感觉自己的时间不多了,深情向父母告白,感恩他们的辛苦付出。并发出最后一条朋友圈“感恩、感谢”!临终时,虽然被疾病折磨得几乎没有了力气,意识逐渐模糊,但他还是清晰地说出了一句话:“爸爸妈妈,我爱你们。”这个直到离开都心怀善意的大男孩,再次提出捐献的愿望,打字给父亲:“要积德,要做好事,要给别人留一片光明”。就是这句话,让杨爸爸和妻子坚定了想法,尊重儿子的决定,帮他完成捐献。声音万网友听说他的故事“愿天堂没有病痛”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杨荣琦的事迹,他捐献眼角膜的大爱,他对父母的愧疚,对生死的坦然,经过三湘都市报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angxiaohuaxing.com/xkytz/11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