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部队-靶向治疗
前面的文章(抗击肿瘤的生化武器)我们讲到化疗,化疗因为是非特性的,不管是肿瘤组织还是健康组织,都难逃其攻击范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如果把化疗比作地毯式轰炸,那么,靶向治疗就是精确制导的“远程导弹”!
什么是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对于特定致癌位点,通过设计相应药物特异性地结合,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同时防止对机体正常细胞产生损伤。
它以病变细胞为靶点,相比传统治疗化疗和放疗等手段而言,能够分清“敌我”,高效并选择性地杀伤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因而毒性更低。
目前,靶向药物如雨后春笋,已经广泛应用于肺癌、乳腺癌、肝癌、淋巴瘤、结直肠癌、胃癌、甲状腺癌等恶性肿瘤。
如何确定患者是否适合靶向治疗?
肿瘤患者是否适合靶向治疗,找到靶点是关键。那么基因检测可以明确是否存在靶向治疗的靶点。
以肺癌为例,EGFR基因是第一个被发现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靶点,是目前研究得最彻底、临床应用最成功的。研究发现EGFR基因突变,亚太地区相比西方人群突变率更高,是最常见的非小细胞肺癌的驱动基因,约占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总数的49.3%。
在EGFR基因突变中,最常见的敏感突变是第19外显子的~处核苷酸缺失和第21外显子的LR突变,可考虑使用第一代或者第二代EGFR-TKI。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第一、二代EGFR-TKI靶向药物治疗8~14个月之后,一般都会出现明显耐药,其中最常见的耐药突变是TM突变,大约占50~60%。
因此,人们加快了第三代EGFR-TKI(如奥西替尼、阿美替尼等)的研发。研究表明,在TM突变引起第一代或第二代EGFR-TKI耐药性后,经第三代治疗后仍能获得10个月左右的生存期。
靶向治疗的优缺点有哪些?
靶向治疗的优点:①治疗精准,有效率高,疗效显著;②精准杀敌,达到降低对正常细胞的损伤;③毒性明显小于化疗;④使用方便,大部分靶向药物是口服给药;
靶向治疗的缺点:①价格较贵,但是通过国家医保药品谈判,目前大部分靶向药物进入医保,而且大幅降价,即使没有入医保,有的也有慈善援助项目,价格问题已大大改善;②有一定副作用,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腹泻、口腔溃疡等,少数有严重不良反应如间质性肺炎,但相对于放化疗来说,大部分靶向药物的副作用相对较小;③不是每个人的适用靶向治疗,使用前需进行基因检测,医生指导下使用相应的靶向药,不能盲目试药;④有耐药性,靶向药物使用一定时间会产生耐药,肿瘤出现进展,这时需在医生指导下升级靶向药物或者更换治疗方案。
适合使用靶向治疗的人群有多少?
大多数驱动基因阳性的患者为肺腺癌,肺腺癌占肺癌的40%,这部分患者中EGFR基因阳性率为40-50%,在女性不吸烟腺癌患者当中可以高达60%左右,其他驱动基因相对少见,ALK基因阳性率为3-7%,ROS1基因阳性率为1-2%,BRAF基因阳性率为1-2%,MET基因阳性率为3%。
也就是说,最经典的EGFR基因突变在全部肺癌人群最多只占20%左右。ALK基因阳性的人群更是少之又少。
靶向治疗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奇迹?
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经第一代、第二代EGFR-TKI靶向药物治疗10~14个月后,一般都会出现明显耐药状况,其中TM突变最为常见,大约占50~60%。此时,改用第三代EGFR-TKI,在真实世界中仍能获得7~19个月的生存期。
同时,值得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angxiaohuaxing.com/xkytz/12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