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抗消化性溃疡药 > 消化性溃疡药店 > 正文 > 正文

儿童质子泵抑制剂合理使用专家共识20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1/10 20:11:17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pf.39.net/bdfyy/xwdt/

质子泵抑制剂(PPIs)临床广泛应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胃-食管反流病、上消化道出血和卓-艾综合征(又称胃泌素瘤)等各种酸相关疾病的治疗及预防应激所致的胃黏膜损伤。但其在儿童中的应用目前仍缺乏合理使用依据,存在适应证不明确、用药剂量及疗程不规范等问题。《儿童质子泵抑制剂合理使用专家共识(年版)》的主要目的是,为儿科PPIs临床合理使用提供依据和指导,关于儿童PPIs的临床应用,共识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治疗用药

儿童胃食管反流病(GERD)及反流性食管炎(RE)

胃食管反流(GER)在儿科特别是小年龄儿童较为常见,大多为生理性,不推荐使用PPIs等抑酸制剂。GERD是指反流引起的具有一系列食管内外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临床症候群,需评估和治疗。RE是GERD的一种,指酸反流或碱反流对食管黏膜造成了损伤。

PPIs推荐使用于GERD和RE:每日1次,餐前0.5~1.0h口服(大龄儿童或依从性差的儿童也可早餐前顿服),规则治疗4周后评估疗效,严重者可适当延长至痊愈。具体参考表1。

儿童H.pylori感染根除治疗

H.pylori感染的根除治疗为PPIs与抗生素联合使用:奥美拉唑0.6~1.0mg/(kg?d),每日2次,早晚餐前口服,疗程10~14d。小年龄儿童可增加剂量到1.5~2.5mg/(kg?d)。

对于根除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儿,除了考虑抗生素耐药问题,还要考虑基因多态性对PPIs的影响,对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超快代谢型(UM)或快代谢型(RM/EM)的患儿,推荐使用受肝药酶P影响较小的PPIs如埃索美拉唑或雷贝拉唑,无条件检测者可参考CYP2C19*基因多态性建议原则增加奥美拉唑剂量或给予基于治疗药物监测(TDM)的个体化治疗。

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FD)

FD是一组以反复发作的餐后饱胀、早饱、厌食、嗳气、恶心、呕吐、上腹痛、上腹烧灼感或反酸为主要表现,而经各项检查排除了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的常见临床症候群。

FD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痛综合征。对以上腹痛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4岁以上FD患儿,推荐PPIs经验性治疗,如奥美拉唑0.6~1.0mg/(kg?d),每日1次,餐前0.5~1.0h口服,疗程10~14d。但对以餐后不适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FD患儿PPIs疗效不佳,不推荐使用。

儿童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

抑酸治疗是缓解消化性溃疡症状、溃疡愈合的最主要措施,推荐PPIs为首选药物。

儿童消化道溃疡推荐标准剂量:奥美拉唑0.6~0.8mg/(kg?d),每日1次,早餐前0.5~1.0h口服,疗程2~4周,十二指肠溃疡疗程4~6周,胃溃疡疗程6~8周,对于存在高危因素和巨大溃疡者建议适当延长疗程。若为消化性溃疡活动性出血期,建议按照儿童消化道出血使用PPIs。

对于H.pylori阳性的消化性溃疡应行根除治疗,抗H.pylori治疗结束后,应继续使用PPIs至疗程结束。对因胃泌素瘤或G细胞增生等促胃液素分泌增多而引起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推荐使用双倍标准剂量,分为每日2次使用,但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40mg。

对儿童慢性胃炎应完善胃镜检查,若内镜证实胃黏膜存在糜烂表现,可使用PPIs标准剂量治疗。

儿童消化道出血

儿童消化道出血在常规止血治疗基础上联合PPIs治疗,如奥美拉唑1~4mg/(kg?d)(最大不得超过40mg/d),间隔12h分次静脉给予,连续3~5d,无活动性出血后序贯口服标准剂量PPIs直至溃疡愈合。

儿童嗜酸细胞性食管炎(EOE)试验性诊断治疗

高度疑似EOE的患儿,推荐PPIs试验性诊断治疗,如奥美拉唑1~2mg/(kg?d),每日1次,餐前0.5~1.0h,疗程8周。

预防用药

儿童在严重创伤、复杂手术、危重疾病等严重应激状态下易发生应激性黏膜病变(SRMD),原发病越重者SRMD的发生率越高,严重者可导致消化道穿孔。PPIs对预防SRMD的发生有明确疗效。

预防用药时机 根据儿童SRMD危险因素,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进行评估(表2),一旦具备危险因素应及时给予PPIs。

预防用药方法 对严重创伤、高危因素患儿SRMD预防,在疾病发生后静脉注射或滴注标准剂量PPIs,可按每12h1次或每8h1次静脉给药,用2~3d待高危因素解除后,继续序贯口服治疗直至疗程结束。

注射剂的儿科应用 注射用PPIs直接通过血液循环快速作用于胃H+/K+-ATP酶,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值。常用于有上消化道出血、SRMD等高风险因素或禁食、吞咽困难等不宜口服给药的高风险患儿。

停药时机

重症急症患者在病情稳定、临床症状好转、开始进食、可耐受肠内营养或由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转入普通病房后,可考虑停用PPIs。疗程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可延长7~10d甚至2周。

使用注意事项

口服分剂量 PPIs在酸中不稳定,对于不能整粒吞服胶囊或肠溶片剂的低年龄段儿童,可选用具有微囊或多单元微囊系统制剂工艺的肠溶颗粒、肠溶片或肠溶胶囊去壳,准确分取需要剂量的PPIs肠溶微囊颗粒伴水或果汁吞服,分取的微囊颗粒不得被粉碎、咀嚼或溶解后服用。

给药时间与频次 进食可激活质子泵,增加PPIs给药频次可增大捕获活性质子泵的概率,从而更好发挥酸抑制效果,一般推荐餐前30~60min给药,病情危重者,可增加给药频次以达到所期望的胃内pH维持长时间目标值。持续规则给药5d可抑制最大胃酸排出量的66%以上。

注射剂型选择与给药方式 注射用PPIs分静脉滴注与静脉注射两种剂型,两者稀释方法和给药方法不同。静脉滴注剂型为保障稀释后的稳定性,加入碱性缓冲成分较多,临用前进一步用适宜溶媒定容稀释,确保成品滴注液的pH值及药物稳定性。静脉注射剂的碱性缓冲成分添加较少,用前指定溶媒定容(一般10mL)稀释后静脉注射。

注射剂稳定性 注射用PPIs应使用终端过滤器进行注射给药,使用全程中需密切观察外观,一旦出现颜色明显变化应及时停用。注射用兰索拉唑注射应用时需加用直径1.2μm终端滤器。

肝肾功能损伤时用药 PPIs在体内主要经肝脏代谢,由肾脏排泄(雷贝拉唑除外)。在肝、肾功能减退时,PPIs的选用及剂量调整需要考虑肝、肾功能减退时对药物在体内代谢、排泄的影响及程度进行相应的调整。

药物相互作用

PPIs可与多种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在儿科具有显著临床意义者常见于以下情况。

(1)与PPIs之间存在配伍的理化或生理作用禁忌证,酸性尤其是强酸性药物如10%葡萄糖注射液、奈非那韦等禁与PPIs配伍联用。

(2)因PPI抑制胃酸分泌而影响弱酸性、弱碱性药物的离子化、溶解度和吸收等。如PPIs可影响弱酸性药物地西泮、阿司匹林、呋塞米等离子化增加,溶解度和吸收增加;弱碱性药物如酮康唑、吲哚美辛、氨苄西林等离子化减少,溶解和吸收减少;使铁剂、铋盐、钙盐、维生素B等离子化减少,溶解和吸收减少甚至缺乏等。

(3)PPIs影响了经CYP转化代谢底物,导致其在体内消除减慢、蓄积、发生潜在过量中毒,尤其对治疗窗窄的药物如地高辛、苯妥英、华法林等。联合使用势必增大治疗风险。

用药安全

PPIs药物说明书及成人临床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胃肠道症状(腹泻、恶心、胃肠胀气、腹痛、便秘)、口干、关节痛、肌痛、肌无力、间质性肾炎、视力模糊、过敏症、全血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粒细胞缺乏症、肝功能障碍等。长期使用PPIs(定义为6个月以上)应警惕可能相关的潜在不良影响,包括肾脏疾病、骨折、心肌梗死、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萎缩性胃炎、低镁血症、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肺炎、维生素B12和铁吸收不良、肿瘤等。

由于儿童应用PPIs的安全问题的直接证据不够充分,需要儿科临床进一步观察评估,完善相关资料数据。若相关用药安全的临床问题涉及的药物作用机制与年龄关系不大,可有条件部分参考成人的间接证据供儿科临床参考。

以上内容摘自: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临床药理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儿童用药临床评价分会.等.儿童质子泵抑制剂合理使用专家共识(年版).中国实用儿科杂志.,Vol.34(12):-.

原文请见“阅读原文”

精彩回顾(点击查看)

?预防性应用质子泵抑制剂,专家指导意见来啦!

?非处方质子泵抑制剂安全合理使用共识

?质子泵抑制剂共识:老年人用药方案

?一文读懂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与治疗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热点解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angxiaohuaxing.com/xkyyd/57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抗消化性溃疡药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