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抗消化性溃疡药 > 消化性溃疡药店 > 正文 > 正文

长期服用这类药,警惕消化道大出血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2/2 11:33:01

点击蓝字医院~

近日,我院脾胃科康宜兵主任中医师正在吃晚饭,突然接到吴宇金副主任的电话,脑病科的患者需要做急诊肠镜诊治,病情危急!

原来,84岁的区阿姨,因“血管性痴呆、脑梗死后遗症”于年7月20日入住我院。24日上午,区阿姨解鲜红色血便两次,夹杂大量暗红色血块,出血量约ml,经过止血等积极治疗,下午18点左右再次解鲜红色血样便ml,伴休克表现,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45g/L,考虑为消化道大出血,如不及时行内镜止血治疗,区阿姨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病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谢少玲护师还没来得及吃晚饭,就医院。考虑区阿姨年纪大、生命体征不稳定、检查风险较大,在反复与家属沟通病情后,决定立即行床边肠镜检查。

当时,区阿姨已处于昏迷状态,做肠镜检查难度较大,但经过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罪魁祸首终于浮出水面,在直肠距肛门5cm处发现1处溃疡,其中一个溃疡的基底部有裸露血管,搏动明显,考虑为直肠溃疡所致的动脉出血可能性大,立即给予钛夹闭动脉止血,手术非常顺利。术后,主任反复叮嘱值班的雷源医生如何跟进处理。

“感谢医生、主任辛苦了!”临走之前,患者家属非常感激。

22:30,谢少玲护师终于可以吃上晚饭,待康宜兵主任处理完医嘱、报告,回到家也已是深夜23点。第二天,终于传来了好消息,区阿姨神志转清醒,生命体征已稳定,一直没有解血便。经追问病史,区阿姨出血前曾有长期服用新型抗凝药,目前已停服。

抗栓药物引起的消化道出血

血栓形成和栓塞是多种全身性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而血栓栓塞性疾病如非瓣膜性心房颤动、静脉血栓栓塞症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卒中等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最主要原因。

抗凝是临床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主要手段,与传统抗凝药物华法林相比,以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度沙班及贝曲沙班为代表的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s)具有抗凝效果稳定、起效迅速、治疗窗宽、剂量固定、服用方便、生物利用度高、受药物和食物影响小、药代动力学确切、不需定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个体差异小、出血风险较低,颅内出血并发症发生风险低等优势,为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抗凝治疗提供了更多、更优的选择。

NOACs的半衰期较短,一般停药6-20小时后其抗凝作用基本消失,因此对于怀疑NOACs相关出血者应密切观察,必要时口服药用炭以减少吸收。对于NOACs相关非致命性出血,可采取停药、局部压迫止血、内镜或手术止血等,并注意补液及输血治疗。对于NOACs相关致命性出血,可考虑应用4-因子凝血酶原复合物或活化的凝血酶原复合物,其中达比加群酯所致大出血应静脉注射特异性逆转剂依达赛珠单抗,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度沙班和贝曲沙班所致大出血可使用直接Xa因子抑制剂的特异性逆转剂。

使用NOACs的患者,消化道出血停止后,应重新启动抗凝治疗。建议综合考虑消化道出血的严重程度、患者复发消化道出血和血栓的风险。根据华法林的经验,建议在出血后7天重新启动NOAC治疗,可以在相同剂量或较低剂量下重新启动。出血前使用达比加群、利伐沙班或大剂量依杜沙班者,特别是年龄>75岁的患者,建议改用阿哌沙班5mg/次,每日2次,或者2.5mg/次,每日2次(符合以下3条中的2条:年龄>80岁,体重<60kg,血肌酐>μmol/L);出血前使用阿哌沙班5mg/次、每日2次的患者可以改为阿哌沙班2.5mg/次、每日2次。

文/脾胃科

编辑/宣传发展组徐心怡

长按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angxiaohuaxing.com/xkyyd/92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抗消化性溃疡药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