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武汉市医保局发布了我市第一批药品带量采购开标结果,44个(不含胰岛素)通用名药品中,成功采购有39个。与全国最低价相比,平均降幅为31%,单品最高降幅93%。18个原研进口品种入选,与全国最低价相比,平均降幅为20.15%,原研药品最高降幅为43.45%。
据悉,这是武汉市医保局成立以来我市首次进行的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武汉也成为国家带量采购新政下,首个单独实施带量采购的城市。
武汉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中选药品按照我市年实际用量计算,预计年节约药品开支8.45亿元。
通常,一个药品有一个通用名,由于生产厂家的不同,可有多个药品名、商品名。武汉第一批药品带量采购44个(不含胰岛素)通用名药品中,主要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质子泵抑制剂(PPI),是目前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领域最前沿的一类药物,临床用量巨大,占据着消化性溃疡用药80%以上的市场份额。另一大类则是以头孢为代表的抗菌药,共计20多个产品,这类药品是抗感染药物的销冠。
武汉市医保局介绍,此次采购有三大亮点:一是对未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实行集中带量采购,将同一通用名下药品分为原研和仿制两类进行集中带量采购,此举属全国首创。对疗效相对更好的原创性药品带量采购,优中选优。对仿制药通过评分,确保入选产品质量;二是剂型合并,将所有药品合并为30个剂型,剂型合并力度,为全国最大。例如,将缓释片、控释片、缓释胶囊和控释胶囊合并为缓控释制剂,将粉针剂、冻干粉针剂和溶媒结晶粉针剂合并为粉针剂等,将每一类的药品总量增大,以利于以量换价;三是按照降价幅度梯度给量,按照降价幅度不同,给予不同的采购量,充分体现量价关系。我市要求量大者降幅大,另一方面创新性的提出梯度降价,每增加一定量,则需进行5%的梯度降价,只有通过降价才能获得量的增加。此举也属全国首创。
谈判成功的药品
将在武汉地区
全部公立医疗机构
以及医保定点非公立医疗机构
和门诊重症(慢性)疾病药房落地
市民有望2月开始享受实惠
武汉广播电视台出品责编:陈曦融媒体记者:涂洁沈亚俊胡琼之编辑:王雨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