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五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正式会议的首日,医院张晓教授带来了关于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SpA)的精彩专题报告。报告围绕axSpA长期治疗与管理,探讨了目前我国对axSpA的疾病认知和面临的挑战,长期治疗中医生与患者的作用,以及axSpA慢病管理体系。
一、axSpA表型多样,诊治仍存在挑战
axSpA的自然病程变化多端,难以捉摸。张晓教授报告中,将axSpA比作一条河流,不同表型的axSpA如同河道中的分支。有些人有遗传易感性,但是没有出现临床表现;而有人会表现为炎性腰背痛;部分会发展为放射学阴性SpA(nr-axSpA);非常少的人会自发缓解;也有一些会处于疾病不活动状态;随疾病进展,部分会发展为强直性脊柱炎(AS);一些AS会进展为晚期合并并发症,而另外一些则有相对良好但慢性的病程。多数报告提示,nr-axSpA在2~10年内有10%~40%会进展为AS。那么,nr-axSpA与AS是两种疾病还是一种疾病的不同阶段?这一问题仍然困扰着风湿学界。
图1axSpA表型多样
研究证明,nr-SpA与AS具有相近的临床特征,2年内疾病进程类似,同样均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但是,AS由于起病隐匿,症状往往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延迟诊断突出,可长达7年之久。
正是由于axSpA疾病谱交叉,表现多样,很难用统一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目前所用的标准有四种,适用范围不同。
表1axSpA诊断标准
标准
制订年代/组织
适用范围与特征
纽约标准
年修订
曾广泛认可和应用的AS分类标准,不利于早期诊断
ESSG分类标准
年代由欧洲脊柱关节病研究小组(ESSG)提出
适用于整组SpA
Amor标准
年代
适用于整组SpA
ASAS中轴脊柱关节炎分类标注
年
适用于axSpA
除了诊断标准不统一,在axSpA的疾病活动度评估中也同样缺乏统一的评分指标。目前常用的包括Bath病情活动度评分(BASDAI)以及ASDAS评分。ASDAS是年由ASAS提出,结合了患者自评和急性反应物,<1.3被界定为疾病不活动。
炎症是axSpA疾病进展的“始作俑者”,正是由于反复的炎症发作,导致脂肪变性和新骨形成,导致结构破坏,甚至功能损害或残疾。结构破坏以及由结构破坏导致的功能损害和残疾均不可逆转。因此,在axSpA治疗中,强调早期干预、持续控炎,最大限度延缓新骨形成。目前axSpA治疗手段非常有限。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为活动性axSpA的一线药物,TNF抑制剂为NSAID治疗失败患者的首选二线治疗。
图2axSpA疾病在“自然病程”下的炎性水平,脂肪变性及新骨形成趋势
对于axSpA抗炎要不要达标,以及达标治疗对延缓影像学进展的作用如何,仍存争议。
二、医患共决策是实现axSpA治疗最佳目标的基础
基于现有诊治现状,张晓教授认为,在axSpA的治疗中应该以给予患者最佳的照护为目标,由医生和患者共同决策参与所有的疾病治疗过程,包括整个治疗过程中药物的选择、治疗目标的确定、疾病评估、治疗方案调整,以及减停药物决定。张晓教授强调,要实现医患共同决策以及获得最佳治疗目标,离不开充分的疾病教育,只有对疾病有充分的认知,医患才能达成最佳的共识。
除此外,医生需要明确并特别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angxiaohuaxing.com/xkyhl/8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