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封“挂号”寄来的感谢信,困扰七十七岁患者的并非老年人常见的“三高”、心脑血管病等,而是异常顽固、虽经多方治疗仍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看似“疥癣之疾”,却带来无尽的烦恼乃至恐慌,直到在一次医学科普活动了解医院中医科,老人这才看到疗愈顽疾的希望。治疗过程中,该院中医科医师刘珺四诊合参八纲辨证,有效改善了患者症状,并达到“身”“心”双治。
77岁的老太太苦于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已有两三年之久,先医院的口腔黏膜科、风湿科。经诊断,顽固的口腔溃疡只是外在表象,内在病理基础为“瘤型麻风综合征”,为此,医生开出的处方都是抑制相关病理反应的西药。遵医嘱用药后收获了一定疗效,但不多日症状就又出现反复,还有加重的趋势,甚至同时出现两三处溃疡,舌边齿印明显,舌苔发白,局部红肿严重。
此起彼伏的口腔溃疡不仅令人寝食难安,“瘤型麻风综合征”中的“瘤”字更是让人不寒而栗,老太太说:“听说舌头也会生癌,我实在害怕。”
转机出现在一次医学科普活动中——十院科普官、中医科医师刘珺应邀赴社区开展专题讲座。深入浅出地讲解让患者对中医理论与诊疗实践产生了兴趣,遂来院就诊。初次就诊的经历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仔细号脉、认真看舌苔、详细问病情、和声细语讲解……刘珺一句“我想办法慢慢给你弄好”给了患者莫大的安慰,帮助她树立起战胜顽疾的信心。
从今年三月开始,老人每周就诊,刘珺根据患者“症”与“证”的变化不断调整用药,以温和的语气询问“有否改变?溃疡还复发吗?(吃药后)反胃吗?大便好吗?睡眠如何?”随后再细细开药,并叮嘱保持良好日常生活习惯。
经过四个月的治疗与调理效果显著——“大大减轻了我的疼痛,看到了希望……舌苔泛红了,齿印没有了,两个多月也不发溃疡了,病情已明显转好……现在我的生活也终于回归到正常状态了......”
从“沉疴缠绵”两三年、心理负担重、生活质量每况愈下,到治疗四个月后病情显著改善,古稀患者迎来“新生”,一切改变都缘起于十院科普官的公益活动,以及延续于细致的诊疗服务。
据悉开,青年医学专家走进人民群众中开展科学普及工作,将深奥晦涩的医学术语化为通俗易懂、公众喜闻乐见的健康知识,既助力了“健康中国”建设,又有效提升了患者对医疗行为的依从性。
信息来源:医院
上观号作者:上海静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