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BrainNews一起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众筹
一年时间,篇,我们一起总结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免费分享给所有人
01
识别处于抑郁风险中的青少年:基于三大洲的队列预测评分
关键词:队列研究;预后;风险评估;预后模型;预测因子
目的:预测模型在医学文献中近来越发常见,但大多数已发表的研究都是在单一环境中进行的。开发与验证样本之间的异质性是阻碍推广这类模型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旨在使用在15岁以下青少年中简易获取的社会人口统计学变量来开发多变量预后模型,以此预测18岁以下的抑郁症诊断数,并在两个样本中评估来自不同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的可推广性。
结果:研究分析了19名在15岁及之前没有过抑郁症状的青少年(男性占44.6%)。以巴西Pelotas队列开发的模型的表观C统计量在0.76到0.79之间,而以惩罚逻辑回归获得的模型则被选中进行后续外部评估。本研究发现了样本之间的主要差异,此差异影响了模型的外部预后能力(新西兰Dunedin和英国E-Risk队列的C统计量分别为0.63和0.59)。研究提出的建议策略可以解决样本之间的这种异质性,从而提高两个样本中模型的准确性。
结论:本研究在巴西样本中开发出了包括能简易获取的预测因子在内的青少年抑郁风险评分体系,其具有良好的预后表现。各组之间的异质性并非无影响,但是,处理样本多样性的策略对于为各个样本划分合理的风险分层至关重要。未来的研究应集中在开发更好的研究方法上,以将样本的异质性纳入预后研究中。
每个队列中各个变量对青少年抑郁症的总体样本预测模型的预后贡献对比,按巴西,英国和新西兰队列的性别分层。
参考文献:Botter-MaioRocha,Fisher,Caye,Anselmi,Arseneault,Barros,Caspi,Danese,Gon?alves,Harrington,Houts,Menezes,Moffitt,Mondelli,Poulton,Rohde,Wehrmeister,Kieling(00)IdentifyingAdolescentsatRiskforDepression:APredictionScorePerformanceinCohortsBasedinThreeDifferentContinents.JournaloftheAmericanAcademyofChildandAdolescentPsychiatry.doi:dx.doi.org/10./j.jaac..1.
译者:Lenore0
暴露于慢性轻度应激的大鼠中,α7烟碱受体完全激动剂逆转基底外侧杏仁核活动亢进并减弱多巴胺能神经元活性关键词:α7烟碱样受体、电生理、慢性轻度应激、基底外侧杏仁核、腹侧被盖区神经影像学和临床前研究表明,烟碱样受体(nAChR)可能在情绪控制中发挥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研究针对胆碱能系统治疗重度抑郁症。实际上,基底外侧杏仁核(BLA)中nAChR的调节足以在小鼠尾部悬吊试验中产生抗不动作用。然而,尚不清楚α7nAChR的调节是如何影响体内BLA神经元活性以及涉及其情绪相关效应的下游机制。
在这项工作中,我们使用不可预测的慢性轻度应激(CMS)模型研究了α7nAChR完全激动剂对BLA引起的多巴胺能神经传递变化的抗抑郁样作用的潜在机制。将雄性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暴露于CMS四个星期。应激后一周内进行行为测试和电生理实验。CMS暴露在强迫游泳试验中增加了大鼠的不动时间,减少了腹侧被盖区自发活跃的多巴胺神经元的数量,并提高了BLA中推定的投射神经元的放电率。一次全身性施用PNU可以逆转应激引起的行为和电生理变化。
总之,我们的发现证实了先前对α7nAChR完全激动剂潜在的快速抗抑郁作用的描述。该作用似乎涉及与经典抗抑郁药不同的机制:BLA机能亢进正常化,因此导致DA功能减退。这些观察结果证实了α7nAChR作为新型抗抑郁药开发的潜在靶点的作用。
α7nAChR完全激动剂PNU(静脉内1mg/kg)可抵消应激诱导的BLA过度活跃。
参考文献:GildaA.Neves,AnthonyA.Grace,α7nicotinicreceptorfullagonistreversebasolateralamygdalahyperactivityandattenuationofdopaminergicneuronactivityinratsexposedtochronicmildstress,EuropeanNeuropsychopharmacology,Volume9,Issue1,译者:Sheena
03
抑郁症抵抗力的神经生物学:来自人类和动物研究的免疫和血管方面的见解
关键词:血脑屏障,细胞因子,免疫,性别差异,压力
重度抑郁症(MDD)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精神疾病,其特征是情绪低落、社交孤立和快感缺乏。它将对0%的个人产生重大的经济影响。不幸的是,30-50%的抑郁症患者对目前的抗抑郁治疗有抗药性。MDD在女性中发病率是男性的两倍,相关症状也有所不同。抑郁症的主要环境风险因素是慢性压力,而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报告的压力水平更高。然而,并不是每一个有压力的人都会变得抑郁,这就强调了识别压力敏感性和恢复力的生物学决定因素的必要性。
基于逆翻译方法,建立了抑郁的啮齿动物模型,以研究其敏感性和恢复力内在机制。动物亚群可以表现出应对机制和一系列生物改变,从而产生逆境适应力。MDD的病因学是多因素的,涉及多个生理系统。在表现出抑郁样行为的抑郁个体和小鼠中,可观察到来自先天和适应系统的内分泌和免疫反应的加剧。
由于在MDD患者中发现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较高,并且炎症状态与抑郁、治疗抗拒和复发相关,因此人们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