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质子泵抑制剂(拉唑类)
如奥美拉唑,是质子泵抑制剂的首选代表药物,此外的常用药还有泮托拉唑、埃索美拉唑、雷贝拉唑等。
作为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最主要药物,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二丁基环磷腺苷酸,使H+/K+-ATP失活达到抑酸的效果。
2.H2受体拮抗剂
如法莫替丁,对于症状较轻的消化道疾病,适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应激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胃粘膜病变。
3.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
如胃复安,单价低廉,临床使用较多,常用于止吐。其主要适应于胃食管反流病、止吐、减轻偏头痛引起的恶心。
4.甘露醇、硫酸镁制剂
如开塞露,通过润滑并刺激肠壁,软化大便,使易于排出。外用给药方式顺应性好。是临床中应用比较广的通便药。
5.抗幽门螺杆菌药
临床常以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中的两种加一种H+泵抑制剂或铋剂,组成三联,来根除幽门螺杆菌。
6.粘膜保护剂(铝碳酸镁)
如达喜,治疗消化性溃疡,胃炎。
7.止泻剂(蒙脱石散)
如思密达,主要用于急、慢性腹泻,尤以对儿童急腹泻疗效为佳,也用于食管炎及与胃、十二指肠、结肠疾病有关的疼痛的对症治疗。
完善临床上未覆盖的消化系统修复与肠道微生态恢复过程:1.去除毒素(Remove)
肠道通透性增加后,各种有害物质容易透过肠道黏膜进入血液循环,因此减少有害物质,避免过敏源的接触是肠道修复的第一步。
因为食物敏感是由食物抗原与体内的IgG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而引发。
正常情况下,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在血清中的半衰期约为20-23天,经过3个月(约4个半衰期)后体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大幅度减少,随着抗体减少免疫反应逐渐减轻,症状随之减轻或消失。
因此食物轮替以3个月为一个周期,中度不耐受食物戒断3个月,由于重食物敏感“抗原-抗体复合物”的量较大,所以建议戒断6个月。
2.补充消化因子与消化酶(Replace)
消化不充分的食物大分子容易通过受损的肠道黏膜进入血液循环,刺激身体的免疫系统,因此肠漏症者特别需要加強消化功能,减少过敏与食物敏感的发生。
3.接种益生菌(Reinoculate)
肠道中存在大量的菌群,其中的有益菌可帮助分解膳食纤维,产生供肠壁细胞修复的短链脂肪酸,提升肠道免疫防御功能,同时能维持肠道环境的弱酸性,抑制有害菌的过量生长。
4.修复肠道(Repair)
肠道黏膜受损是导致食物不耐受增加的主要原因,补充有助于肠道黏膜修复的营养物质是恢复肠道健康的关键。
5.再平衡(Re-Balance)
构建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达到身心平衡,彻底恢复肠道健康。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