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抗消化性溃疡药 > 消化性溃疡药店 > 正文 > 正文

吃头孢又喝酒会致死这篇文章告诉你该咋办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2/15 17:55:36
北京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曾有这样一种说法:

如果在酒局上想要避酒,

就说自己牙疼吃过了头孢,

这样就不会有人逼你喝酒了,

因为吃过头孢再喝酒,

会有致命风险!

事实上,这还真的有科学依据——因为吃过头孢类药物再饮酒,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什么是双硫仑样反应?

药品双硫仑在与乙醇联用时,可抑制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使乙醇在体内氧化为乙醛后,不能再继续分解氧化,导致体内乙醛蓄积而产生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视觉模糊、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口干、胸痛、心肌梗塞、急性心衰、呼吸困难、急性肝损伤,惊厥及死亡等一系列反应。这种现象称为双硫仑样反应。(处理方式见后)

其实,严格意义上讲,

只要是吃了药,

就不再适宜饮酒了。

无论红的、白的、啤的,

只要吃了药,

在停药的1~2天内都不适宜喝酒。

而以下几大类药物

对酒精的反应也十分剧烈,

都存在着致命的风险,

因此,需要特别谨慎小心!

第一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类

包括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头孢拉啶、头孢美唑、头孢米诺、拉氧头孢、头孢甲肟、头孢孟多、头孢氨、痢特灵、氯霉素、呋喃妥因、甲硝唑等。

头孢类+酒=毒药

在吃过头孢类的药物,或是打了头孢类的消炎针之后,再喝酒,就会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另外,双硫仑样反应严重程度与应用药物的剂量、饮酒量呈正比。用药期间饮酒较停药后饮酒反应重;本身就有心血管基础病的人,有可能严重到造成呼吸抑制、心力衰竭乃至死亡。

研究显示,饮酒后5天内的人,吃头孢类抗生素都可能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喝酒6天以后再服药则是安全的。

双硫仑样反应如何处理?

1.就地处理

立即停止饮酒,催吐,有条件时洗胃。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腔和鼻腔呕吐物和分泌物。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

2.一般处理

吸氧、卧床休息,观察生命体征,测量血压、脉搏、呼吸。查心电图或心电监护和观察脉搏血氧,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

3.双硫仑反应的主要治疗措施

在严密观察病情的情况下,立即停用相关药物,静脉滴注大量液体(加入三磷酸腺苷、辅酶A、维生素B6、维生素C等),加速药物和乙醇的排泄。

4.此外要保持呼吸道畅通,必要时可给予吸氧、利尿,使用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异丙嗪,并注意测定血钾、血镁浓度,及时纠正低血钾、低血镁。

5.恶心、呕吐严重者,给予甲氧氯普胺10~20mg肌肉或静脉注射。

6.伴心绞痛、心电图显示ST段下移、T波低平的患者,给予硝酸甘油片0.5mg立即舌下含服,一般在2~5min见效,若无效可再含化0.5mg。

7.嗜睡、意识不清或昏迷呼吸困难的患者,给予盐酸纳洛酮0.4~1.2mg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症状严重者可以1h后重复给药0.4~0.8mg。

8.低血压、休克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以改变血管机能和改善微循环。将间羟胺10~3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ml中,静脉滴注,紧急情况下可先静脉注射0.5~5mg,再继续静脉滴注。有甲亢、冠心病、糖尿病病史者,可改用盐酸多巴胺2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ml中,静脉滴注。

9.地塞米松用于急症和危重患者的抢救,每次2~6mg,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不要使用氢化可的松的注射液(含50%乙醇),以免加重病情。

第二类:镇静催眠类药物类

包括苯巴比妥、水合氯醛、安定、利眠宁等。

安眠药+酒=人命?!

这些药物具有大脑抑制作用,乙醇会加速人体对其的吸收,同时还会减慢其代谢速度,药物成分的血药浓度在短期内迅速增高。

饮酒后,酒精对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加上这些大脑抑制剂,使中枢神经系统正常活动受到严重抑制,可使患者出现安眠药的中毒反应。

轻度表现为意识清醒或表现出嗜睡状态,头痛、眩晕、反应迟钝、言语含糊等。中度表现为意识模糊或呈浅昏迷状态,脉搏比平时略快、血压偏低、瞳孔对光反应迟钝、腱反射消失、呼吸比平时较慢。重度表现为意识陷入深度昏迷状态,脉搏加快、血压下降、呼吸减慢、四肢发绀、瞳孔缩小、对光反应消失。

如遇上此类中毒患者,应及时对患者进行催吐、洗胃、导泻,清除体内过量存在的安眠药成分。对于服药时间短且意识清醒的患者应该优先选择催吐,在服药6小时以内可优先选择洗胃的方式。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在服用安眠药期间,应该禁止喝酒。

第三类:解热镇痛剂类

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

止痛药+酒=消化道出血

这种药物中含有咖啡因,和酒精融合后很可能会导致心动过速,出现心慌气短、心跳加快等不良症状,而且这种药物对胃肠道黏膜有刺激性和损伤作用,与酒精的伤胃作用“双管齐下”,可导致胃炎、胃溃疡、胃出血等。

第四类:降压药

降压药包括利血平、卡托普利、硝苯地平等。

降压药+酒=低血压休克

很多人觉得葡萄酒是养生的酒,酒精度数也不高,应该更安全。

其实不然。本身酒精可能引起血管舒张,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危及生命。而同时,葡萄酒含有的酪胺在大量积蓄后,也会对人体造成重大伤害,导致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泻、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甚至脑溢血。

正常饮用时,人体能够自然破坏酪胺;但若服下降压药后,人体就无法成功破坏酪胺,造成大量蓄积,出现上述症状。

另一方面,降压药本身能够使高血压患者血压接近正常水平,而酒精的扩张血管作用会进一步使得血压下降,这样极有可能出现严重低血压甚至是休克。

第五类:降糖药

包括服用格列苯脲、注射胰岛素、二甲双胍等。

降糖药+酒=低血糖休克

酒精会刺激胰岛素分泌,而如果糖尿病患者刚服完降糖药,血糖已降到标准值,此时,酒精进一步使胰岛素增加分泌,势必会引起低血糖。尤其在服用格列苯脲或注射胰岛素后饮酒,这种概率更高。

另一方面,像二甲双胍这类降糖药与酒精混用,会增加乳酸性酸中毒的风险,导致恶心、无力等症状。

长期喝酒还会引起肝损害、增加酮症发生的概率。

值得警惕的是,心慌、出汗、疲乏无力,甚至烦躁、意识混乱、多语等低血糖症状常常被醉酒反应掩盖和混淆,不易察觉。这导致了许多患者往往浑然不觉,最终发生低血糖性休克。

第六类:抗抑郁药类

包括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舍曲林、百忧解、帕罗西汀)等。

抗抑郁药+酒=加重病情、血压上升

抗抑郁药和饮酒都会延缓中枢神经系统的运行节奏,影响到大脑的功能和思维能力,削弱警觉性。两者结合在一起会让人感到困倦,降低人们的判断能力、身体协调能力和反应时间,甚至还会导致抑郁症的症状恶化。

对于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抑郁症患者来说,酒精还会与这类药物发生交互作用,使得血压上升,有一定危险性,因此,建议这类患者完全避免饮酒。而对于服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比如舍曲林、百忧解和帕罗西汀)的抑郁症患者来说,虽然还没有充足证据证明药品会与酒精发生不利反应,但由于酒精会使患者头晕、嗜睡和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建议最好不要饮酒。

如果用药患者用药期间喝酒,需要严密观察患者情况,如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可先服用大量温开水、牛奶,来稀释酒精浓度,加快酒精分解。

如果出现心动过速、心慌、坐立不安等症状,择需要立刻就医。

第七类:治疗关节炎类药物

如甲氨蝶呤等。

治疗关节炎类药物+酒=胃溃疡、肝损伤

上述药物与酒精混合服用时会引起溃疡、胃出血、肝损伤等副作用。

甲氨蝶呤属于改善病情的抗风湿性关节炎类药物,是临床上联合治疗的基础药物。但是甲氨蝶呤对肝脏有损伤作用,饮酒会加重甲氨蝶呤的肝损伤。

此外,酒精还会对关节炎伴有的其他病症产生不良影响。如夜间饮酒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加重关节炎患者的纤维肌痛的症状(疲劳、疼痛等)。

国庆假期已经接近尾声,

想必相聚还在持续进行,

但把酒言欢的同时,

也要规避用药又喝酒这样的危险操作!

切勿拿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开玩笑,

也不要用自己的生命下赌注。

中国医学论坛报综合整理自最后一支多巴胺、药评中心、麻醉MedicalGroup、重症家园、有来医生、春雨医生、搜狐网、微医、云鹤医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angxiaohuaxing.com/xkyyd/9362.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抗消化性溃疡药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