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抗消化性溃疡药 > 消化性溃疡护理 > 正文 > 正文

安徽医院消化内科首次设置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8/12 15:36:52
治白癜风昆明哪家医院好 http://m.39.net/pf/a_5211279.html

我院消化内科(北区)近日率先设置独立的生物制剂标准化输注室,并为一名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成功进行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患者于世界炎症性肠病日(5月19日)好转出院。

患者江某,男性,34岁,因反复黏液脓血便2年入院,既往有溃疡性结肠炎病史,长期口服美沙拉嗪等药物治疗,治疗效果不理想,营养状况较差,身体越来越虚弱,前期曾于我院就诊并住院治疗2周余,已应用药物灌肠、糖皮质激素等多种方式治疗均告失败,患者反复高热、严重脓血便及并发肠道狭窄,外科医师汇总建议立即手术切除结肠治疗。考虑患者年龄较轻、结肠切除后后遗症较多,在治疗方案选择上考虑较为慎重,经与国家级IBDQCC区域中心-安徽医院IBD专科治疗MDT团队深入交流、远程会诊,在多位省内IBD领域专家的指导下,对我院IBD患者首次采用双向转诊、共同治疗的方案,鼓励患者于我院进行生物制剂治疗。由于此类药物需外购,我院医保科也开通绿色通道,患者顺利办理了备案手续及相关治疗前准备,于5月18日在我院北区副主任医师王龙的安排下,设置了专用生物制剂输注室,并成功对患者进行英夫利昔单抗的治疗。整个治疗过程医护人员配合默契,严格按照英夫利昔单抗药物使用流程要求进行药液的保存、配制、输注及监护。在输注过程由冯梅护士长全程负责,需要每15分钟调节一次滴速并全程监测生命体征,直至整个药液输注完毕,经过近3小时的输注治疗,患者无不良反应,感觉良好。该患者接下来还需定期继续进行下一个疗程的规范治疗,我院消化科IBD团队也将继续与安医一附院合作,为更多的炎症性肠病患者制定专属治疗方案,以期更好的治疗效果。

世界炎症性肠病日(WorldIBDDay)定为每年的5月19日,是在全球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炎症性肠病群体的节日,迄今已有来自四大洲36个国家的专业组织与患者组织在每年5月19日加入到这一天的全球活动中。炎症性肠病虽属于“罕见病”范畴,具体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简称IBD,一般病程较长、经久不愈、治疗难度较大。炎症性肠病近年来呈明显的逐年增加的趋势,并呈直线增长的趋势。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至少有五百万炎性肠病患者。在中国,近10年间炎症性肠病总病例约35万,近年来患病人数逐年增加,并有年轻化趋势。传统的治疗药物有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但对重症患者疗效不佳,很多病人因各种并发症需手术治疗甚至危及生命。近10余年,英夫利昔单抗(类克)等多种生物制剂逐步问世,使较多患者避免了手术治疗,给IBD患者带来了更多新的有效的治疗选择。

我院消化内科北区副主任医师王龙为全国炎症性肠病CCCF公益医师,曾接受过炎症性肠病专科培训,长期致力于IBD研究、科普宣传和帮助IBD患者公益服务,其团队通过多方努力设立了生物制剂标准化输注病房并开展英夫利昔单抗(类克)等生物制剂治疗,为广大IBD患者带来了治疗的新希望,生活的新动力。

消化内科(北区)开诊时间较短,经克服种种困难,消化内科为该类患者设置了环境舒适、设备齐全的生物制剂标准化输注室,积极为该类患者提供卫生、舒适、设备齐全的治疗环境,并通过规范化操作,成功在我院北区开展了生物制剂治疗炎症性肠病的工作,为我市广大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带来了福音,标志着我院在炎症性肠病的治疗上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专家介绍王龙,男,硕士研究生,内科/全科医师,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全国炎症性肠病CCCF公益医师,长期致力于消化系病、炎症性肠病研究,在国家科技核心期刊上发表各类医学科技论文近20篇,并多次在《拂晓报》、《医师报》等刊物上发表医学科普、纪实通讯及散文等文章20余篇,长期致力于教学与消化系疾病科普宣传,年被宿州市卫健委评为宿州市健康素养巡讲专家。医院评为“医疗新星”,年被评为全国PCCA优秀青年医师,医院首届“百人计划-青年骨干医师”培养对象,多次获得年度十佳优秀临床骨干医师称号,主持年度宿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一项;主持年度安徽省教育厅省级教学研究项目一项。

审核:陈军

编辑:李虹

供稿:消化内科

制作:王荃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angxiaohuaxing.com/xkyhl/8342.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抗消化性溃疡药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