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节气家庭保健-疱疹性咽颊炎
每年小满节气前后都是疱疹性咽颊炎高发期。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孩子们外出聚集增多。孩子们密集接触大量的人群,疱疹性咽颊炎逐渐进入传播高峰。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疱疹性咽颊炎:疱疹性咽颊炎—病原
疱疹性咽颊炎病毒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疱疹性咽颊炎起病急骤,好发于夏秋季。此外,疱疹性咽颊炎还可由肠道病毒、疱疹病毒引起。疱疹性咽颊炎—传染性
疱疹性咽峡炎病毒具有很高的传染性,易造成群体发病,早教中心、幼儿园、小学低年级孩子是高发群体。
传染途径一般通过粪口进行人与人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进行传播,在疱疹结痂或者消失之前都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因此,一旦被确诊患儿需要隔离到所有疱疹或者结痂消失后一周。
疱疹性咽颊炎—预防
疱疹性咽峡炎的潜伏期平均3-5天,最短1天,最长10天,说明预防很重要。
1.孩子外出回家,大小便后,应该用肥皂水或者洗手液洗手;
2.外出必须戴口罩,咳嗽时要用纸巾掩住口鼻,打喷嚏后也要及时洗手;
3.餐具,水杯,洗漱用品最好专人专用,不混用;
4.尽量避免去人流密集的场所,比如室内游乐场,商场,滑滑梯等,尤其是室内的游乐场,是传染病的重灾区,病毒有可能通过口水、接触等方式传染。
5.可以用含氯的消毒液,比如84消毒液,对家里的卫生以及孩子的玩具消毒处理,75%的酒精是无效的.
疱疹性咽颊炎—临床表现
疱疹性咽颊炎由于由柯萨奇病毒不同的亚型引起,所以临床表现差别很大,有的很轻,有的却很重,不同年龄临床特点也不太一样。一般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可在口腔内见到疱疹、溃疡。在疾病初期当手、足未出现皮疹前易与手足口病混淆。病症重的孩子起病急,高热起病,体温可达39~40℃或更高,约2~5日后下降,还有烧的更长的。体温特别高时甚至会发生高热惊厥。孩子烦躁哭闹明显,有的孩子可有呕吐及腹泻。轻的仅有1-2天的轻中度发热。小婴儿常表现为不吃不喝,口水增多。这是由于孩子咽颊疱疹溃疡后造成咽部疼痛,婴幼儿不会诉说,以不进食减少吞咽,口水多也是减少吞咽所造成的。小婴儿口水增多是这个疾病比较典型的症状,却容易被忽视。而年龄大的孩子常会说喉咙痛。也可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病程为1周左右。疱疹性咽颊炎—护理
一般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属于自限性疾病,可以自行好转,病程大概一周到两周,目前并没有特效药,抗生素以及其他药物均不需要吃,对症做好护理即可。1.疱疹性咽颊炎的孩子护理要点是多饮白开水,白开水对病变的咽喉部刺激最小,孩子相对容易接受。如孩子特别拒绝喝白开水,为保证孩子液体量,也可让孩子喝果汁、饮料,但特别酸的或特别甜的果汁(如柠檬、西瓜等)最好不让孩子喝,会非常刺激咽喉部而产生严重疼痛,孩子常常也会拒绝。2.可吃有营养且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如牛奶、菜粥、面条汤。如孩子进食困难,可少食多餐。如进食都比较费劲,也可只让孩子喝奶,这样既可以保证营养供给,也可增加液体入量。不要吃太热、辛辣、味重的食物,以免刺激咽喉,加重喉咙痛。3.要保持大便通畅。如果孩子高热,伴便秘或大便干燥,会不利于孩子体温下降病情缓解。可让孩子吃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需遵医嘱)以帮助通便。孩子的大便一通,体温会逐渐下降,疱疹也会消的快些。疱疹性咽颊炎—治疗
部分疱疹性咽颊炎的孩子病情比较重,高热持续不退。要积极予以退热处理,以免引起高热惊厥。如高热持续,考虑可能并发细菌感染,此时可使用抗生素。继发中耳炎、鼻窦炎等合并症,也可考虑使用抗生素。但是否使用抗生素需要医生来确定。局部可用金霉素鱼肝油或中药气雾剂喷雾,以达到局部止痛消炎作用。因所喷药物比较苦,小婴儿常拒绝接受,不用也可以。但具体如何治疗仍需要遵医嘱。用爱传递快乐用心成就孩子
连云港市晨辉幼儿园
—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angxiaohuaxing.com/xkyhl/8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