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抗消化性溃疡药 > 消化性溃疡护理 > 正文 > 正文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2/26 0:08:28

一、定义及流行病学

屈氏韧带以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性出血

包括胰管或胆管的出血

胃空肠吻合术后吻合口出血

消化性溃疡出血仍然是最主要原因(52.7%)

二、诊断

1、症状体征

呕血、黑便,伴或不伴头晕、心悸、苍白、心率增快、血压降低

出血量较大、肠蠕动过快可出现血便

少数仅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而无显性出血

2、内镜检查

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在上消化道发现出血病灶

3、避免误诊

口鼻咽或呼吸道出血被吞入消化道

药物(铁剂、铋剂等)和食物(动物血等)可引起黑便,疑诊可行隐血试验

三、病因

1、常见

消化性溃疡(56.6%)(包括应激性溃疡)

急性胃黏膜病变(13.6%)

上消化道肿瘤(13.2%)

服用非甾体消炎药

2、少见

贲门撕裂症(Mallory?Weiss综合征)

上消化道血管畸形(包括Dieulafoy病)

胃脱垂或套叠、急性胃扩张或扭转、理化放射损伤、胆胰管结石

3、全身性疾病

感染、肝肾功能障碍、凝血障碍、结缔组织病等

四、严重度与预后判断

1、判断失血量

呕血、黑便量

神志、皮肤色泽、颈静脉充盈程度、尿量、周围循环(心率和血压)

中心静脉压、乳酸、休克指数(心率/收缩压)

隐血试验、血常规、凝血、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

2、活动性出血判断

3、预后评估

(1)内镜forrest分级

(2)AIMS65评分(危险因素)

白蛋白(Albumin)30g/L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

神志改变(AlteredMentalstatus)

收缩压(Systolicbloodpressure)90mmHg

年龄65岁

(3)Blatchford评分

≥6分为中高危,<6分为低危

内镜检查前,预判哪些患者需要接受输血、内镜检查或手术等后续干预措施

预测治疗需求或死亡风险方面,优于Rockall评分

(4)Rockall评分

评估患者的病死率

≥5分为高危,3-4分为中危,0-2分为低危

(5)收入ICU指征

意识障碍

HR次/min,脉搏细弱或不能触及

收缩压90mmHg(或下降30mmHg)

四肢湿冷,皮肤花纹,黏膜苍白或发绀

尿量30ml/h或无尿

持续的呕血或便血。

五、ANVUGIB治疗

1、诊疗流程图

2、治疗措施

六、预防

1、ANVUGIB高危患者的药物预防

2、ANVUGIB多学科管理

七、抗血小板药物消化道损伤

1、消化道损伤机制

(1)阿司匹林

局部作用:作用于胃黏膜磷脂层,破坏疏水屏障;使白三烯等毒性物质释放增多,损伤胃黏膜

全身作用:抑制胃黏膜的COX-1和COX-2活性,导致前列腺素(PG)生成减少(PG主要调控胃肠道血流和黏膜的功能)

(2)ADP受体拮抗剂

不直接损伤消化道黏膜

抑制血小板从而阻碍新生血管生成和影响溃疡愈合

加重已存在的胃肠道黏膜损伤(NSAIDs、Hp导致的消化道损伤)

2、预防损伤

3、抗血小板适应症

(1)抗血小板药物只有获益大于出血风险时才推荐使用

(2)二级预防

阿司匹林减少心血管病死亡事件明显多于严重出血事件

控制抗栓药联用时间(包括不同抗血小板,抗血小板与抗凝)

(3)一级预防

阿司匹林预防在争议

应该根据心血管事件危险分层,中高危患者给予阿司匹林

4、消化道损伤高危人群

65岁

消化道出血、溃疡病史、消化不良或胃食管反流症状

Hp感染

双抗血小板治疗、合用抗凝药

合用NSAIDs、糖皮质激素

吸烟、饮酒

5、消化道损伤高危人群处治

应避免联合抗栓,如需PCI应尽量选择裸金属支架(减少双抗时间)

长期联用时,调至最低有效剂量(阿司匹林为75-mg//d,氯吡格雷为75m/d,INR2-2.5)

根除Hp

高危患者可在抗血小板治疗前6个月联合使用PPI,6个月后改为H2RA或间断服用PPI

H2RA避免使用西咪替丁,影响氯吡格雷活化

PPI避免使用奥美拉唑或埃索关拉唑,影响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

下消化道出血尚无有效预防措施

6、消化道损伤处理

(1)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根据消化道损伤的危险和心血管病的危险个体化评价

仅表现为消化不良症状,可不停用给予抑酸药

活动性出血

常需停用抗血小板药物直到出血情况稳定

ACS、植入裸金属支架1个月内、药物涂层支架6个月内,避免完全停用

联用时应考虑减少药物种类和剂量

严重消化道出血威胁生命,可能需要停用所有药物,停药3-5d后,如出血情况稳定,可重新开始使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尤其是心血管病高危风险的患者

阿司匹林导致的消化道出血,经过PPI治疗和(或)内镜下止血后,严密监测24h无再出血,可重新开始抗血小板+PPI,密切监测患者出血复发的可能

(2)替代治疗

溃疡出血复发高危患者,不建议用氯吡格雷替代阿司匹林,而应该给予阿司匹林和PPI联合治疗

(3)消化道损伤治疗

发生溃疡、出血的患者,积极给予抑酸药和胃黏膜保护剂,首选PPI,并根除Hp,必要时输血

(4)内镜治疗

心血管病低危,出血风险较高:至少停用抗血小板药5d

心血管病高危(如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1年内),出血风险高:可进行内镜检查,但要尽量避免取活检或内镜治疗

心血管病高危,出血风险较低:可不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参考文献: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多学科防治专家共识()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年)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

抗血小板药物消化道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抗栓治疗消化道损伤防治中国专家共识()

欢迎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angxiaohuaxing.com/xkyhl/94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抗消化性溃疡药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