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被称作万灵药
你家里有吗?
你平时常吃吗?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
那你可要注意了!
最近杨先生就因常服这种药而“便血”
……
阿司匹林被很多人称为万灵药,不少老年人会长期服用。然而有的老人甚至觉得它可以包病百病,无病强身。但事实是要科学认识疾病和药物,不要道听途说,以偏概全。否则就会发生想象不到的后果。
视频:“万灵药”竟是消化道出血“元凶”
时长4分20秒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杨先生原本只是血压高,身边的一位朋友给他推荐了阿司匹林,说可以包病治病,无病强身,甚至预防老年疾病。但是让他想不明白的是吃完朋友推荐的这种药之后竟然出现了便血的情况。
无独有偶,李先生也因为吃了阿司匹林从而导致胃出血,在医院住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
记者了解到,杨先生和李先生选择吃的药是阿司匹林,杨先生是为了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而李先生是为了治疗心肌梗塞。
据了解,心脑血管病人的血管内膜受损,血小板会在受损处聚集,会引起血栓形成,在心脑血管中形成的血栓是脑卒中和心梗发生的主要原因。而阿司匹林可以抗血小板聚集,避免血栓形成,减少心肌梗死或脑梗死的发生。
阿司匹林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塞、脑血栓形成。应用于血管形成术等方面也有效,故俗称它为“万灵药”。
然而这万灵药竟然失灵了,对于杨先生和李先生的出血症状,医生给出的建议是以后不要再吃阿司匹林。
医院消化内科教授谢鹏雁:阿司匹林呢它是个双刃剑,他有着很重要的心脑血管疾病意外事件的预防作用,同时又会造成消化道得出血,如果轻微出血不至于造成严重事件,如果大出血就可能造成死亡。
谢主任说阿司匹林会抑制一些保护胃粘膜的激素的合成,严重时会引起胃粘膜糜烂,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生活中有些人把阿司匹林当成一种保健药。这实际上是个误区。
如果服用阿司匹林的病人,他有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的不良反应症状,可以有肚子疼,可以有恶心呕吐呕吐咖啡物底下大便呢是黑便就是柏油便,那么这种时候要考虑它有可能造成的胃肠黏膜的损伤。一旦在服用阿司匹林期间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就诊,停用阿司匹林,加用止血药,一般很快便会好转。
“万灵药”为何会失灵?
医院老年内科教授刘梅林告诉记者,因为我们国家过去并没有阿司匹林剂量的探索,没有大人群计量探索我们用的一百毫克主要是源于欧美大规模临床实验阿司匹林使心脑血管病患者获益的这些证据。
然而欧美人群和我国人群的种族以及体质差异很大。国内患者统一按照欧美人群的药剂使用量服用阿司匹林,这是否是导致国内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根本原因呢?为了探讨阿司匹林的中国剂量,规避用药风险和相应的经济负担,医院为组长单位的临床试验项目50毫克的阿司匹林研究启动。
医院老年内科教授刘梅林:通过全国19家参研中心积极参与,后面我们得到的实验结果是,在血小板聚集方面50毫克肯定是有效的。
这次大规模的实验研究不仅弥补了我们国家对于阿司匹林的研究的空白。也是患者的福音。但是在这里要强调的是,这次实验针对的主体人群是一级预防的人群,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比如说有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的,但还没有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50毫克阿司匹林对这类人群有效而且副作用小。不过,如果是二级预防,也就是针对已经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比如说严重的冠心病患者,是否能用50毫克剂量的阿司匹林,则需要医生更严格地监控。
该吃才吃,听医生的嘱咐
没病别自己折腾自己。
但如果是已经发生过心脑血管疾病,则应该该听医生的话,服用阿司匹林。
抗血小板的药不少,除了最接地气的阿司匹林,还有氯吡格雷、替格雷洛等。
发生过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果没有禁忌,应该终生服用阿司匹林,药不能停。
冠心病患者,可能会需要在阿司匹林基础上结合服用氯吡格雷或替格雷洛一年左右,除非有禁忌症或严重并发症,阿司匹林是真正应该长期服用的。
高风险人群建议服用
心脑血管疾病高风险人群也建议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1.符合下列三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建议服用。
男性超过50岁或女性绝经后
高血压
早发心脑血管病家族史
吸烟
2.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3.高血压合并慢性肾功不全。
4.经医生评估10年内心血管事件风险大于20%。
阿司匹林肠溶片空腹时服用效果最好,若不是肠溶片,饭后吃能避免刺激胃肠。
另外,要看好包装上阿司匹林的剂量,是mg/片还是25mg/片,具体的用量应咨询医生后确定。
阿司匹林是好药,但不应全民推广
对于没有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老友,长期服阿司匹林,不会延年益寿,反而会可能处在各种副作用的风险中。
特别是以下几类人,服用阿司匹林更应慎重咨询医生意见。
1.哮喘患者
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出现剧烈哮喘。
2.消化系统溃疡的朋友
有胃出血、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系统病史者,阿司匹林会增加出血风险。
3.血小板低的人
要明确血小板降低的原因并对应处理,谨慎用药。
4.拔牙或手术的人
通常需要在术前一周停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质优价廉,效果确切,值得信赖,该吃就吃。
但阿司匹林是一种药品,不要乱吃,更不能随意就「全民普及」。
牢记一点,阿司匹林,要在医生指导下正确服用,才能发挥最好的效果。
来源:北京生活、丁香医生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angxiaohuaxing.com/xkydy/9406.html